随风飘散又名Gone With The Wind、Wind
该片讲述一位来历不明的女子桑丹和她女儿格拉 的故事。 桑丹来到机村后因其美丽 的姿色被村里的男人觊觎,她为了生存偶尔也不得不顺从一 些男人的欺凌。后来桑丹诞下一女,却不知女儿的父亲是谁。恩波是村里唯一对桑丹母女怀有善意的男子,看着恩波对桑丹母女施以善意和帮助,村里人开始议论他们的关系,甚至怀疑恩波才是格拉真正的父亲。一次桑丹的女儿格拉,带着恩波的儿子兔子一起去玩,间接导致当晚兔子突然生病,恩波情急之下,彻底与桑丹母女决裂。 女儿格拉逐渐**青春期,叛逆的她开始对抗传统,不仅跑去禁止女性上去的**上祭祀,也开始鼓励母亲自食其力摆脱男人的摆布。最后桑丹在女儿的鼓励下逐渐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成为一名无需依赖男人的**女性。 《随风飘散》由获得茅盾和鲁迅文学两个奖项的藏族作家阿来的小说《狗孩格拉》进行改编。
一个随便放在哪个村都成立的故事,最大的错处就是为了过审而刻意模糊地域性和年代感。“**不能上山煨桑”可以置换成**不能做任何事。登上山顶,所以呢?恨透了这种为了升华而升华的浪漫主义结尾。就差把中心思想打在屏幕上给观众看。
HIIFF新人荣誉#7 **座,有些生硬的部分,因为万玛才旦就坐在观众席第一排,这部片子的男女主演也是是万玛才旦导演用过的,不免比较两位藏语电影导演的作品。比起《气球》,总觉得旦真导演表现女性受到的**更直接,但是对于宗教、医疗、社会的讨论没有那么深。映后主创轰轰烈烈来了五个人,但言语间几乎丝毫不提对性别问题的考量,让我很是意外。顺便,这真是星光璀璨的首映,场下观众除了万导,第三排坐着谢飞,第四排是《小鞋子》导演…
将一部体量颇大的小说,浓缩在90多分钟的电影里,而导演又不舍得对情节做过多精炼,导致影片的节奏感有过快的感觉,这种过快的剧情表达和镜头切换,跟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刻画的艺术电影定位之间,有明显的落差。相比他的几位藏族导演前辈,其在相关符号元素和意象的表达上,也有生硬和刻意的感觉。然而女主角的表演,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从贯穿全片的生平经历与个性形成铺垫,到最后***顶檄文般的爆发,很有张力,单单结尾处的影像表达,就足以为整部电影翻盘。
用杀生换来的金钱倒想拿去祈福,在佛堂供奉度母却禁止**煨桑。也许是没有除却前世的业障,来到此世才要受苦赎罪。也许是没有了断前生的纠葛,来到现世才会缠绕不休。点了酥油灯,认了镇魂树,织**条氆氇,翻过十万大山,命运像石头纹,抹也抹不掉。世间事,比起求之不得,爱之错过,生死倒是闲事。
非常棒!难以相信这是导演的**作。一个生来不知道爸爸是谁、一直被人歧视和欺负的女孩,凭一己之力完成了对于所谓“传统”和“权威”的**,撕破了看似温情淳朴实质为傲慢和偏见的面纱。相比其他**导演偏写实和粗粝的风格,这一部的更加melodramatic,初看之下就很精美,是一种精工雕琢之下的现实主义。非常棒的摄影,再次感叹镜头之下的壮美神圣从根本上是一种虔诚。
用类型片的方式谈**女性意识觉醒,融入了很多现代性的表达。从孤儿寡母的生存困境,到流言蜚语下的**羞辱,再到婚姻不自由下的错置情感。剧情在反叛女孩的推进下,高歌猛进,直抒胸臆,可惜最后的雪山对峙意图过于明显,有些泄气。 好莱坞框架下的饱满矛盾,导演很谦卑地表示是自己首次触电的稳健选择,对于阿来小说原著的改编、时间背景虚化也更多是出于刚性需求。想一想,也是在题材钢索跳舞中不错的阐释了,尤其小女孩爆发力十足,成就了影片。
“想想真是可笑,你们这些男人佛堂里供着度母,转过身来却歧视**?…你们哪一个不是从母亲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其实可以更狠一点…这个话题放在哪里都成立
编导方面还有很多更好的空间,节奏和力度的把控还略显生涩。小女孩的演出超过了那几位藏语国宝级演员,就像导演所说,如果这部电影成功或者我成功,是她成就了我。
大影节第二部。 映后制片人来到了现场,现场主持人竟然是和我一个学校的姐姐。我第一个提问,问了制片人什么促成女孩转变和结尾一个仪式的问题。至于观感其实还可以,故事讲的很有力度,听制片人讲对阿来的原著做了较为大的改编。吐槽一下:现场提问的人是真的没有什么想问的,只是各自谈论各自的观后感罢了。
藏语电影能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也是一件好事情,只是这些藏地电影能不能拓宽一下思路,无论是拍法、题材还是其他内容,能不能变化更多一些。比如拍一些犯罪、奇幻题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