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圣女贞德 / 圣女贞德的激情 / 圣女贞德受难记 /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时长:110分钟
上映时间:1928-04-21(丹麦) / 1928-10-25(法国)
类型: 剧情 传记 历史 犯罪
语言:法语
地区:法国
导演: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演员: 玛利亚·法奥康涅蒂 安德烈·贝利 莫里斯·舒茨 安托南·阿尔托 米歇尔·西蒙
更新时间: 06-03 12:03
资源状态: 可播放
简介:影片聚焦**民族女英雄圣女贞德(玛利亚·法奥康涅蒂MariaFalconetti饰)生命的最后时刻,再现了她被出卖落入勃艮第叛军手中后,在英格兰**和法庭上,从受审到处死的全过程。被英格兰当局严密控制的***会,指控贞德……更多>>
圣女贞德蒙难记原名:La Passion de Jeanne d'Arc,又名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圣女贞德受难记、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年剧情、传记、历史、犯罪类型片,创作于**地区,具有法语语言版本。由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执导,并由卡尔·西奥多·德莱叶、Joseph Delteil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玛利亚·法奥康涅蒂、安德烈·贝利、莫里斯·舒茨、安托南·阿尔托、米歇尔·西蒙、让·戴德、莱昂·拉里夫、阿尔芒·吕尔维尔、尤金·西尔万、Louis Ravet、Alexandre Mihalesco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28-04-21(丹麦),1928-10-25(**)公映。
影片聚焦**民族女英雄圣女贞德(玛利亚·法奥康涅蒂 Maria Falconetti饰)生命的最后时刻,再现了她被出卖落入勃艮第叛军手中后,在英格兰**和法庭上,从受审到处死的全过程。被英格兰当局严密控制的***会,指控贞德为异端和**。法庭上,法官更伪造证据,以信仰问题不断对她施以精神上和**上的折磨。面对惨无人道的**与子虚乌有的诬陷,贞德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贞德被押赴鲁昂市**,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 由一代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执导拍摄的影片《圣女贞德蒙难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影片以极具震撼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了这段受到***会和英国占领军折磨的民族英雄短暂生命中的最后时刻。
《圣女贞德受难记》再现了**民族英雄贞德的生命最后时刻,面对***会和英国占领军在精神和**上的双重折磨,贞德正气凛然地接受了在火刑柱上被烧死的命运。在这部默片里,演员并不需要通过声音去传达故事,但玛利亚·法奥康涅蒂精彩演绎带来的效果就像贞德见到上**般震撼) 。《圣女贞德受难记》是有史以来最奇异、晦涩的电影之一,它带来的**不亚于爱森斯坦和小津早年的作品。《圣女贞德受难记》从画面到台词颠覆了主流表达方式,以令人困惑的面目呈现。
在默片**即将结束的时候,不仅是纪录片的发展跨越了国界,而且,由于欧洲的电影工作者们的高尚的进取精神,**风格、流派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诸如:德国的场面调度、**的摄影技巧和苏联的蒙太奇剪辑等等,一种**性的电影文化为人们所认识,并逐渐地成长起来,本片即是这种**化的集大成者。
德莱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本片原本毁于火难,几经周折,才珍贵发现一部珍贵胶片,在1986年进行了修复。整部片子的布光充满了艺术的完美性和造型的完美,如同古典派的肖像油画,鲜活反映了人物的个性。虽然默片不擅长表现对话,但大量人物面部特写加上蒙太奇无疑完美的展现了这场审判。
看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至今还要重看老电影?技术会让视听日臻完善,但电影绝不仅仅止步于视听这层的东西。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最后一部默片,实验性十足。影片几乎完全由人物的脸部特写与少量近景镜头组成,无定位镜头,直击人心。贞德与审判者的特写镜头分别采用俯拍与仰拍,更突出了力量强弱对比。女主角瑞内·法尔康奈蒂由导演在街道喜剧中发掘,这是她唯一的荧幕角色,也是震撼影史的一次表演。(8.8/10)| 20221211 大光明影院4K修复版重温,虽然开头稍让人眼皮打架但之后便渐入佳境,完全沉浸在灵肉挣扎与信仰之力中,感受你我或许终难以企及的崇高。
无关技巧性和开创性,我不能接受的原因在于不结合典故的前提***品空间内没有任何一方面(或者说任何一次拷问的落空)可以证明贞德并非愚忠,即便她的信念绝对“正确”。而如果德莱叶的态度是“无论愚忠与否,苦难/坚守都值得被放大/歌颂”,那对我来说便绝无感染力可言,所谓人性摇摆也离灵魂很远。
【B】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大特写,歌剧配乐,投在贞德脸上的“圣光”,于是电影看起来就“神”了。但并不觉得在剧情上有太多可供解读的东西,默片的信息容量太小。 但女主角演的真的好*啊!接近病态的绝望和疯狂看得人起鸡皮疙瘩,可惜毕生也就只演了这么一部电影
大量特写和大特写,用远景表现喜剧,用近景表现悲剧。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都脱离不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无声**作为电影艺术的奠基阶段是永远不能被忘记和忽视的 。
面孔!镜头诚实而专注地聚焦于那些令人震惊的面孔,极简风格的场景设计让演员的面部表情成为了画面中的全部内容,无声**的技术限制反而强化了影片所带来的**冲击,简单、直接而纯粹。从这点来看,《圣女贞德蒙难记》也许是电影自诞生以来最具表现力的影片,而且是一次难以复刻的成功,来自不同国家的演职人员带来了复杂多样的民族风格,将德国表现主义、苏联蒙太奇和**印象派运动的成果共冶一炉,恰到好处的“碰撞”让《圣女贞德蒙难记》发展出高度融合的**风格,足以代表二十年代欧洲电影的最高水平。
#SIFF27th-2 at 和平影都 2.5 或许伟大但out of date,确乎反映了大多数默片的本质与价值。由内而外的单义,不加节制地夸耀自身并煽动观众,浮夸的造型与心理表现主义。面孔特写的张力因不加节制地渲染迅速流逝,这里没有视线只有眼神,贞德也只是一尊供人瞻仰的雕像,她从未活过来。
看哭了,也总算理解卡丽娜为何会在《****》中跟着圣女贞德一起流泪。最后的行刑戏壮美又给人希望,贞德燃于熊熊火焰里,她的勇敢和忠诚化成烟感染了民众,他们揭竿而起... 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96分钟难以喘息的体验,如果想认识什么是伟大的表演,这部无声的电影就是最有力的声音。修复版极美